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谈论古今历史资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谈论古今历史资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谈姓的来源?历史名人有吗?
谈姓,读音tán,谈姓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但也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17位,出自《姓苑》。
谈氏最早起源于今河南商丘地区的宋国。宋国灭亡后,谈氏族人大多留居祖居地,经过时代变迁,如今,谈氏族人在全国分布以江苏省最多,江苏、上海、浙江、陕西地也有该姓的人。
据《姓苑》所载, 西周史宋微子启之后有受封於谈者. 谈国为郯国. 春秋时郯子朝鲁, 其后亡国,郯国旧址在今山东省郯城北, 战国初年为越国所灭。
周朝有大夫籍谈, 其后亦有谈氏. 历史有谈氏改为谭氏。
谈姓起源:
一; 据《姓苑》所载, 西周史宋微子启之后有受封於谈者. 谈国为郯国. 春秋时郯子朝鲁, 其后亡国,郯国旧址在今山东省郯城北, 战国初年为越国所灭。
二:周朝有大夫籍谈, 其后亦有谈氏. 历史有谈氏改为谭氏。家族名人谈迁 字孺木。清海宁人。好审古今治乱,由熟历代典故。地望分布:河南永年县,河南商丘县。谈姓起源参考之二谈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战国时期,商帝乙的长子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哥哥,他看到纣王十分无道,屡次规劝他,纣王十分恼怒,但是又不好杀自己哥哥,于是就不听劝谏。微子启没有办法,只好把商朝祖先的牌位全部带走,离开了商纣王,投奔周武王,这就是著名的“微子去殷”的故事,周武王攻灭商朝后,微子启得到了优厚的待遇,他被周武王封于宋,爵位是公爵。后代中有一个谈君在战国时被封在谈邑,建立谈国,人称他为“谈君”。他的子孙后代就以“谈”为姓。因此谈姓起源于商朝王室之姓,子姓。谈姓后来在梁国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梁国望。
古交历史?
因原为隋代交城县故治,因名故交,后讹为古交。隋开皇十六年(596),析晋阳西境置交城县(县治交山,在今古交城区),属太原郡。唐天授二年(691),交城县治徙却波村(今交城县城),以就驿道。先天二年(713),析交城县北境于今古交境域置卢川县,县治在今炉峪口。开元二年(714),撤卢川县复并入交城县。此后直到民国初年的1200多年中,古交境内无县级建置,为交城、阳曲二县地。
临海长城历史是什么样的?
临海古长城为千年府治,融儒学与佛、道化为一体。始建于东晋隆安四年(400年)至元兴元年(402年),当时的郡守辛景为抵御孙恩为首的农民义军所筑。城市的第二次扩大化的建设时期是在隋唐时代,相传是 尉迟敬德所造。吴越国时期为了请表纳降,就想说拆了所有城市的城防,表示愿意归顺,唯独台州城墙还有防洪的作用故此作罢。
临海古城又经历了千年的修缮工作,更加坚定了城市防御火器作战和兼具防洪排水功能。这座偏安东南一角的城市散发着浓烈的时代气息。
城墙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子山,前绕灵江,东滨东湖,城北部最为险峻,逶迤曲折,气势恢宏,人称“江南八达岭”。城墙除御敌功能外,还兼防洪,四个城门及瓮城结构都别具一格。
临海古城墙,总长6000多米,至今已有1500多年。
有“江南八达岭”之称。
临海城墙,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据《辞海》载:东晋隆安四年(400年)至元兴元年(402年),郡守辛景所筑。
第二阶段:《台州府志,建置》载:唐初,向东南平原扩建大城,系“唐尉迟敬德所造”。
第三阶段:庆历五年(1045年),知州彭思永重修城墙。
第四阶段: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知州赵汝愚整修城墙,增开兴善、镇宁、丰泰、括苍四个城门,并修崇和、靖越、朝天三个旧城门,增筑月城(瓮城),形成了月城外抱大城。
城门顶与城门楼底层之间开空洞,上装活动暗板,战时掀开暗板投掷巨石打击进攻城门之敌,并能快速堵住城门。
这种特别的结构,在全国属罕见。
至此,临海城墙的范围和城墙的建筑结构风格形式定型于宋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谈论古今历史资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谈论古今历史资料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