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民族志复习资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国民族志复习资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民族志有哪些?
中国民族志从出生起就具备主体性,其早期实践的成果《江村经济》《金翼》就是显示这一特征的典型代表。
它们分别从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者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主体建构,因此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重要的主体民族志类型。这种主体民族志实践为人类学走出表述危机提供了重要的路径启示。
民族志方法主要包括哪些调查技术?
1、观察与参与观察。对于日常行为的直接、第一手的观察,包括参与观察。
2、相处共话、访谈。研究者运用许多正式程度不同的访问方式进行访谈。
3、系谱法。早期研究者发展出系谱记号与象征,来研究亲属、继嗣与婚姻。
4、重要文化报道人。每一个社群都有某些人,由于他们的机运、经验、天份或训练,而能提供某些生活面向的全部讯息或有用讯息。
5、生命史。某些村民比起其他人,对研究者更感兴趣,而且更有助益、风趣与愉快。
6、主位观点与客位观点。民族志研究者往往结合两种研究策略:主位观点( emic ,当地人取向的观点)、客位观点( etic ,科学家取向的观点)。
7、问题取向的民族志研究。民族志的趋势,已从全貌观的叙述转向更具问题取向与实验性质。
8、长期研究。长期研究是针对某个社区、区域、社会、文化或其他单位的长时间研究,这往往建立在多次重访的基础上。
9、团队研究。新进的研究者以先前学者的接触与发现为基础,以增进关于当地人如何因应与经营新环境的知识。
10、调查研究。越来越多人类学家在大规模社会中从事研究,他们发展了结合民族志研究与调查研究的创新方式。
人类学民族志有哪几种?
民族志,又称人种志,是一种写作文本,是人类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建立在人群中实地调查(Field Research)基础下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或者通常说是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民族志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展示的过程与结果。
民族志的撰写有什么特点?
民族志 摘要 民族志是人类学独一无二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田野工作中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或者通常说是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民族志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展示的过程与结果. 民族志发展的三个阶段: 1.最早的业余民族志 如二十四史中的"蛮夷传" 2.专业民族志 民族志专著的写作方式,将自己的描述和分析规定在单一的社会和时空.它的优点在于使人类学研究注意到文化元素所处的社会场合和时空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学者能采用被研究者的观念分析他们的文化. 3.经典民族志模式 人类学家到一个田野点上进行调查,把观察到的地方的人民的生活方式记录下来;透过对部落社会的细部刻画,如经济交换关系,家族制度,宗教仪式过程,来说明社会整体和文化全貌. 马林诺夫斯基主张民族志的调查必须包容三大类的素材: 有关制度和风俗的整体概观;对观察到的社会行动的现实情况的记录;民族志的说明
中国古代民族志文献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辐射面广,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和民族关系的重要体现。民族志文献体量庞大,一切涉及古代民族问题的文献都属于民族文献的范畴。中国古代的四裔志是专门记述周边民族情况的文献;还有方志、杂志、异域志、博物志等史志类文献会涉及到对于民族地区风土物产的记述。
中国历史书写的传统悠久,历代王朝都要将修史当作国家工程来编纂,是对于王朝承袭的象征。由官方王朝主导的正史书写中.自司马迀《史记》起,到《新清史》终,正史按照大致相似的架构,整合总括各个历史时期,司马迁设置民族志内容,后世承袭其书写模式。二十三部史书中仅有《北齐书》由于篇幅问題没有民族部分,其他史书均设有民族志章节。
内容博杂的正史类民族志书写,可以看作是官方民族政策、民族观念的体现。综合各史书的章节安排,我们可以对于这一类问题有粗线条的认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民族志复习资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民族志复习资料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